在开始之前,我们先回顾一下今年下半年市场发生了什么,以及关键时间节点的事件。
11月到12月的上涨,主要依靠1特朗普胜选引发“特朗普交易”热潮。推动综合指数创下了20200的历史高点,随后的大阴线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。随着接下来的高点降低,低点降低,技术分析上,当时我的预期是走下降通道,具体如下。所以制定了,逢高减仓,逢低加仓的做T策略,控制好仓位和风险来操作。
十二月的行情,随着特朗普交易的推动创下新高,但随之就是热度退潮带来的调整,整体呈现出震荡走势。虽然K线和通道线走势几乎完全一样,我的交易订单也获利颇丰,但其中是有不对劲的感觉的,根本不敢上仓位操作,即使盈亏比非常可观。股市怎么可能完全按照技术预期来走?然后第三浪,跌破通道后的拉升 升穿通道,我觉得更像是强撑着不发生更大的风险。这样的情况,持续到了一月中下旬,心里的怀疑也持续至此。(交易截图如下)
中长期来看,股价波动是原因是什么?在我个人的策略里,可以是宏观经济面以及未来预期价值的投射,从企业的层面,股价走向则是其企业未来潜力的缩影。抛开技术面,在自由市场中,当我们买入/持有股票时,应该选择客观上未来具有潜力,当下具有实力的企业。而权重企业(类如MAG7),板块动向,债市汇率经济宏观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起来,决定了综合扳指的点数。任何短期的技术分析,波段操作,都不能离开长期价值的基本面。而其中各个方面的基本面出现了问题时,就要想想,会不会影响到交易周期中的走势,就要去制定对应的策略。AI,半导体等科技板块,已经为美股带来了n倍的增长.....
2024年12月26日:DeepSeek发布了其最新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-V3,并同步开源。该模型在多项评测中表现优异,引发了行业关注。
2025年1月15日:DeepSeek APP发布,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和用户基础。
2025年1月20日:DeepSeek发布了性能强大的推理模型DeepSeek-R1,并同步开源。该模型在数学、代码和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表现卓越,性能对标OpenAI的o1正式版。
2025年1月24日:DeepSeek-R1在海外大模型排名Arena上基准测试升至全类别大模型第三,在风格控制类模型中与OpenAI o1并列第一。这一成就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和关注。
2025年1月27日:DeepSeek应用登顶苹果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,超越ChatGPT。同时,DeepSeek的低成本训练策略引发了对AI行业传统投入模式的质疑,影响了美股芯片股股价
一句无心插柳。在后来我们看到了,幻方量化旗下的深度求索开发的deepseek,在1月27日给美股市场带来了新年的第一次巨大冲击。当天的“中国震撼”想必大家都知道,我贴两张图得了。
2025年1月27日,deepseek shock day
中国不乏大模型,更不乏性能出众的大模型,也不乏自研基因含量很高且性能出众的大模型。为什么这次deepseek带来了这么大的冲击?
22年末chatgpt问世以来,大模型的“涌现效应”直接出圈。openai告诉了全世界,大量数据+巨额算力,烧很多的钱,才能做出来。后续的迭代,国产的竞品,也都是这样的路线。其中在大模型的热潮下,端侧运行的需求也被提出,也就是低算力情况下离线运行,不依靠云端服务器。随后,出现了“蒸馏”“小参数”的字眼。但受限于参数量低,效果也只是差强人意。而Deepseek,以极低成本,极强效果,第一次正面对抗了openai的饼。大模型需要CUDA+巨额算力?我看未必。技术上我可以跟大家聊很多,但我们还是回到投资面吧。
在股市,先有洗盘的需求,再去找洗盘的理由,这做法太常见了。
今年的分析/展望/预测,大家都看过很多小作文了,他们是从通胀,降息,特朗普等等国家层面分析的,或者是巴菲特,xxxx基金公司,xxxx银行分析师,市盈率等等角度看的。当然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,在我的频道,我想说一点不一样的。
现在我们看看微软公司和纳斯达克的走势对比。
共振程度之高,令人唏嘘。而且微软,本来就是市值no.1的科技板块龙头。且他的眼光也是非常长远的,无论是HoloLens还是在ai时代的投资/技术,都非常具有前瞻性。
但是它最近几个月出现了滞涨。那如果他下跌呢?纳指,科技,AI,半导体这些板块,在两年多的狂欢后,会发生什么?
所以上个月开始,逢高做空,严格控制盈亏比,更详细的策略,得看盘面。
也请各位投资者做好准备,无论是接下来的shock还是继续新高,做好预期。
评论